茯苓的作用與功效
茯苓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別錄》曰,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陰干。茯苓是一味延年益壽之藥,“久服安魂養(yǎng)神,不饑延年”,魏晉、唐宋時期服食茯苓已很普遍,那么,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茯苓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健忘等癥。
《藥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本經(jīng)》:"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jié)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jié)。開胸腑,調(diào)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茯苓的作用
1、《用藥心法》:"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圣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qū)狻?
2、《湯液本草》:"茯苓,伐腎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澀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而不走氣。酒浸與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3、《本草衍義補遺》:"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藥也,若陰虛者,恐未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