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身體安,常帶三分饑與寒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其嬌寵備至,最怕自已的心肝寶貝營養(yǎng)不良、吃苦受凍等。但這些父母卻不明白衣食無憂、白白胖胖的孩子為什么總是那么嬌氣、愛鬧?。科鋵?,原因正是因為孩子吃得太飽、穿得太暖了。
我國元代著名兒科學家在《活幼心書》中曾寫道:“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饑與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諸疾不相干?!辈⑶疫M一步告誠世人:“殊不知忍一分饑,勝服調脾之劑;耐一分寒,不需發(fā)表之功?!彼鲺r明地主張讓孩子保持七分飽,則臟腑不易損傷,就不易患腸胃病,自然用不著服什么調理脾胃的藥物;倘若能夠經(jīng)常保持一種微寒狀態(tài),也就不易患傷風感冒,因而用不著服什么解表發(fā)汗的藥物。
已經(jīng)為人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生的病70%是風寒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食物積滯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中醫(yī)認為,小兒天生三臟不足、兩臟有余。也就是脾常不足,腎常虛,肺常不足,心、肝兩臟有余。小兒的消化系統(tǒng)還不成熟,消化能力弱,雖然需要營養(yǎng)物質,但吃得過飽,胃腸負擔過重,便可能引起肚子脹、肚子疼、腹瀉等胃腸疾患。
小兒肺臟很嬌,容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引起諸如咳嗽、哮喘、發(fā)燒等肺部炎癥,所以小兒不能受涼感冒。如果給孩子穿得過暖,孩子就容易出汗,出汗后就容易受涼。再者,讓孩子穿得過多過厚,會使胸部活動受限,肺的呼吸量減少,影響胸部正常發(fā)育。這就是所謂的“過猶不及”。
讓小兒“三分寒”,并不是讓小兒去受涼,而是根據(jù)氣候變化隨時給小兒增減衣服,讓小兒處于七分暖而三分寒的環(huán)境中,鍛煉小兒的御寒、抗病能力。
中醫(yī)認為:“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不可以春夏卒減其農,則令中風寒。從秋習之,以漸稍寒,如此則必耐寒?!睆娬{了“薄衣”的習慣應從秋天開始,慢慢適應,循序漸進,到冬季再略加衣服即可,這樣既可鍛煉孩子的耐寒力,又不致使其受風寒。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有的孩子體質差,抵抗力較弱,大風降溫時必須多穿,以防感冒。
另外,中醫(yī)還認為“戒養(yǎng)兒童,慎護風池”,平時應該避免風寒之邪直犯風池穴。睡眠的時候,母親口鼻的氣體不要直吹孩子囟門,否則風寒之邪侵襲,易使孩子鼻塞聲重,吮乳口松,啼哭不安。睡中也不可使被子遮住孩子的頭面,以免影響呼吸新鮮空氣。這些細致慎護、切實可行的育兒經(jīng)驗,的確值得繼承和效法。
愛子心切,怕孩子吃不飽、受涼感冒就猛喂孩子,衣服一層又一層地裹著,可越是這樣孩子越容易反復感冒,嗓子、扁桃體經(jīng)常發(fā)炎,消化也不好。我在臨床上看到很多這樣的小患者。這樣的孩子有個特征,就是舌尖經(jīng)常是紅的。舌尖代表上焦,上焦代表心肺,小孩天真無邪,一般沒有心火,所以小孩的舌尖紅就代表肺熱。我給這樣的孩子調理的時候往往用蘆根、白茅根等清熱去火的藥方。
除了三分饑與寒,我們的祖先還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養(yǎng)護小兒的真訣。如《陳氏小兒病源方論》中首先提出正確的乳食法:“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生病?!敝钡浇裉?,人們還在遵循這種喂養(yǎng)小兒的方法。
書中不僅僅談到小兒養(yǎng),還涉及著衣、看護、用藥等方方面面,陳氏概括為“養(yǎng)子十法”,其主要內容為:“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股,五要心胸涼,六者勿令忽見非常之物,七者胃要溫,八者兒啼未定勿飲乳,九者勿服輕朱,十者宜少洗浴?!边@十法中大部分是為護陽而設,陳氏認為小兒以陽氣為本,無病時在于攝養(yǎng)如法,調護正氣。
而固陽護陽的核心是“脾胃要溫”,因為“若脾胃全固,則津液通行、,氣血流轉,使表里沖和,一身康健”。在現(xiàn)代醫(yī)學看來,《陳氏小兒病源方論》中所論的“養(yǎng)子十法”,除“少洗溶”頗有爭議外,其他方法均較為科學,成為后世兒科護理學發(fā)展的基礎。
“常帶三分饑與寒”的觀點,不僅適用于小兒護理,同樣適用于成年人養(yǎng)生。
中醫(yī)有句古話:“若要衍生,腸胃常清。”就是強調經(jīng)常吃個七八分飽,對身體健康乃至長壽是大有益處的。特別是晚飯,一定不要吃得肚子圓,這樣勸您可不僅僅是為了您的體形著想,更主要的這是一個健康習慣。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50/68/o4YBAGMtTFSAY6lDAAMN_ezDfEo26.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F/51/o4YBAGLXkiaAMFeMAALXmxabui045.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D/BC/o4YBAGGLLz-AEDUdAAL_FhAiJ0846.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11/72/o4YBAGCdfZSAZZRJAACdNCpMJE408.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C8/ooYBAF6f3HyAedC1AAICnnVk3wc1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18/oYYBAF4Wv0qAUWKSAAKB1AwYNRw1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