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納綜合征是什么
特納綜合征,又稱先天性卵巢發(fā)育不良,它是一種性染色體全部或部分缺失引起的先天性疾病,發(fā)病率約1/2500,是導致女性高促性性腺功能減退癥的常見病因。本病具有特殊的體征如身材矮小、面部多痣、眼距寬、內眥贅皮、頸蹼、發(fā)際低、顎弓高、第4、5掌(跖)骨短、通貫掌等,部分患者伴先天性淋巴管水腫、心臟及腎臟畸形、視力及聽力下降。
疾病簡介
特納綜合征患者往往有宮內輕度發(fā)育遲緩,出生后生長遲滯,第二性征不發(fā)育、無生長加速,無乳房發(fā)育和原發(fā)閉經(jīng)等癥狀和體征?;颊叱R颉鞍?、不發(fā)育”就診,最終因染色體核型檢查而明確診斷為特納綜合征。特納綜合征患者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橋本甲狀腺炎多見,并常因此而導致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此外,還觀察到本病患者在空間構象、數(shù)字計算和記憶力等方面的能力有減退。因此,特納綜合征是一種復雜的先天性疾病,需要全面的評估和個體化的治療。
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特納綜合征是由于X染色體缺失或結構異常所致的染色體異常性疾病。正常女性有2條X染色體,但Turner綜合征患者其中的1條X染色體缺失或結構異常,臨床中最常見的染色體核型為45,X,約占50%(見圖1),與精子/卵子在減數(shù)分裂或受精卵在有絲分裂時,性染色體不分離有關;在某些情況下,個體有一部分細胞的染色體缺失,而剩余的另一部分細胞染色體卻完全正常,這稱為嵌合體(mosaicism),如45,X/46,XX,約占25%;另外,X染色體結構發(fā)生改變,如長臂或短臂缺失、等臂染色體、環(huán)狀染色體,也可引起本病的發(fā)生。
目前研究表明X染色體的短臂和長臂上均有調控性腺發(fā)育和身高增長的相關基因,故X染色體缺失或結構異常就會引起單倍劑量不足,繼而導致性腺不發(fā)育、身材矮小。
臨床表現(xiàn)
主要特征有:①軀體發(fā)育異常;②身材矮小;③第二性征不發(fā)育和不孕;④染色體核型異常。
1)特殊面容:面部多黑痣、內眥贅皮、眼距過寬、頸蹼、后發(fā)際低,偶有上眼瞼下垂,有時耳輪突出,腭弓高尖,易反復發(fā)作中耳炎,導致聽力下降、傳導性耳聾。
2)骨骼改變:生長遲緩,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身材矮小(發(fā)生率100%),成年終身高一般為135-140cm。典型的體征包括頸短、盾狀胸、肘外翻、膝外翻、第4及5掌(跖)骨短、通貫掌、大手大腳(相對身材);脊柱可有后凸或側彎畸形;骨盆呈男性型,恥骨弓狹窄,坐骨切跡變小。青春期后易出現(xiàn)骨質疏松。
3)第二性征不發(fā)育及不孕:是育齡患者就診的常見原因。根據(jù)染色體病變的程度不同,患者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大部分患者無自主青春發(fā)育。約30%患者可出現(xiàn)自主青春啟動(即有乳房發(fā)育等),2%月經(jīng)來潮,但這部分患者中由于卵巢儲備能力不同,最終僅有2-5%的患者獲得自然妊娠。無青春發(fā)育的患者超聲檢查提示:性腺呈條索狀,始基子宮。
4)其他:常伴有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耐量減低等內分泌代謝異常表現(xiàn)。Turner綜合征患者主動脈狹窄或關閉不全、室間隔缺損、瓣膜病變等先天性心臟病較常見,導致死亡風險增加。部分病人可有先天腎臟畸形如馬蹄腎等。嬰兒期可見手和足背淋巴水腫。
診斷及鑒別診斷
女性表型患者若有上述多種先天性軀體發(fā)育異常,且幼年期有生長遲緩、身材矮小,青春期無性發(fā)育,血漿促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顯增高,雌激素水平降低者,就應考慮到罹患本病的可能性。再進一步行染色體核型檢測,則可確診本病。
本病需與生長激素缺乏癥及體質性青春發(fā)育延遲等疾病相鑒別,后兩者除身材矮小外,無Turner綜合征的特殊體征,測定垂體前葉激素水平可協(xié)助鑒別診斷。
疾病治療
1、 心理咨詢:特納綜合征患者常有自卑、害羞、焦慮等心理表現(xiàn),故常選擇逃避生活、不結婚。這是由于患者本身對此種疾病認識不多,不知道如何面對所致。因此,應注意加強對患者及家長相關知識教育,鼓勵和支持患者參與社會活動。家長和社會應給予患者更多關心,結合患者自身特長進行培養(yǎng)、教育和開發(fā),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其潛能,使患者能輕松地融入社會。
2、 身材矮小的治療:大量研究表明注射生長激素(GH)可顯著改善Turner綜合征患者的終身高。盡早治療,可使患者終身高接近或達到正常。目前美國FDA推薦特納綜合征患者生長激素使用劑量為0.375mg/kg.w,建議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每3-6個月隨診1次,根據(jù)IGF-1水平(目標是達到同年齡同性別人群IGF-1水平的上限)調整用藥劑量,骨齡大的患者所需劑量相對越大。建議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生長減慢,及早開始生長激素治療;當患者達到了滿意的身高或繼續(xù)生長潛力不大時(骨齡大于等于14歲,且生長速度小于2cm/y),可考慮停藥。對于生長激素長期治療的風險,仍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3、 青春期治療:雌激素替代治療可促使第二性征出現(xiàn)及維持。目前證據(jù)表明,12歲開始雌激素治療,不但可模擬正常的青春期,且可協(xié)同生長激素(GH)作用改善患者終身高。臨床上有多種雌激素劑型,其中口服劑型最常用,但透皮貼劑或注射劑型更接近生理。具體治療方案為從小劑量開始(即成人所需劑量的十分之一至八分之一),每2-4年逐漸增加劑量,以促進乳房和子宮良好發(fā)育。建議患者在雌激素替代2年以上或由突發(fā)性出血出現(xiàn)后,再聯(lián)合應用孕激素行人工周期。
4、 不孕治療:由于卵巢功能發(fā)育不全,僅有2-5%的Turner綜合征患者可能自然妊娠。但隨著輔助生殖技術,如卵細胞捐贈、試管嬰兒、胚胎移植、單精子注射等的發(fā)展,Turner綜合征患者妊娠率有所增加,且國外資料顯示,妊娠期流產(chǎn)、胎兒畸形率并未顯著增加。但輔助生殖妊娠患者剖宮產(chǎn)率、妊娠期高血壓、主動脈增寬、夾層或破裂的風險較自然妊娠者明顯增加,且生育的胎兒可能出現(xiàn)染色體異常,故建議Turner綜合征擬妊娠的患者,妊娠前要進行詳細的產(chǎn)前咨詢,并充分評估心血管風險,在內分泌科、心內科、婦產(chǎn)科等多科指導下再計劃考慮施行妊娠。
5、 甲狀腺功能:20-30%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故每年均需復查甲狀腺功能,尤其在生長激素治療或雌激素替代治療過程中,更應密切監(jiān)測甲狀腺功能,必要時補充左甲狀腺素治療。
6、 其他:30%患者存在先天腎臟結構異常,常易合并泌尿系感染,但一般不影響腎功能,建議隨診。注意骨密度變化,推薦青春期前患者每日元素鈣的攝入量1000mg;11歲以后,每日元素鈣的攝入量1200-1500mg。
疾病預后
及時、合理的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疾病預防
在臨床中,對于35歲以上的高齡產(chǎn)婦,常規(guī)要進行羊水穿刺或者絨毛膜的活檢,最主要的是排除唐氏綜合征的先天畸形,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同時關注她的染色體核型,如果有X染色體的缺失或異常,可以選擇流產(chǎn)。另外,孕檢B超檢查也可以幫助篩查。
疾病護理
1、患者適當戶外運動,保持合適體重,適當增加肉蛋奶等含鈣豐富的食物。
2、低脂飲食,監(jiān)測血糖、血脂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