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剛剛好的媽媽
跟隨專家門診,親眼目睹了許多飽受心理痛苦的孩子們,親耳聆聽了他們內(nèi)心的掙扎與煎熬。這些來求治的病人來自全國各地,有深圳、福建、四川、還有的來自我國最北方的黑龍江;年齡小的有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大的有海外留學的學子。他們?yōu)獒t(yī)治痛苦四處求醫(yī),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是未曾想到他們的痛苦緣自許多父母不經(jīng)意犯下的小錯誤,甚至幾乎不曾注意到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會如此之大。
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一個十歲孩子的母親,我非常渴望能有一本來自兒童心理科大夫出身的科普作品,通俗易懂地從深層心理學來談養(yǎng)育孩子的書籍。這些兒童心理科大夫嘔心瀝血地工作在醫(yī)院門診的第一線,他們的臨床經(jīng)驗對父母的借鑒意義將是非同尋常的。
一度面對種類繁多的育兒書籍,我也曾不加選擇地購買并廣泛拜讀,希望從中獲得育兒箴言。每買到一本新的育兒書都如獲至寶,捧為圣經(jīng)。令人失望的是那些美麗的理論卻不能真正幫到我和我的女兒。我像盲人摸象一樣,探索著育兒的真理,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系統(tǒng)地理解育兒之道。直到有一天,當我看到出現(xiàn)在心理科診室的孩子們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是多么的重要。
正如《好媽媽的兒童心理課》一書所描述的:“沒有誘惑的愛和沒有敵意的堅持。”很多書籍都把培養(yǎng)優(yōu)秀出眾的孩子,作為好媽媽的標準,很多閱讀此類書籍的媽媽,都艷羨地看著別人孩子的成績,慨嘆自己孩子的無能。除了體驗更多的挫敗感,有意無意地傷害著孩子以外,沒有辦法去尊重一個獨立生命自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不能全心地去愛自己的孩子。
讀了《好媽媽的兒童心理課》書稿,我如沐春風,仿佛真的置身于溫馨的兒童心理課堂:從孕育生命之初的感動,哺乳時深情的凝視,幼兒行為的心理動機,兒童心理的探討,以及父母不能對孩子說的話……所有內(nèi)容我都銘記于心。
我覺得這本書適合任何即將成為父母和已經(jīng)成為父母的讀者閱讀,因為每一個父母都不是完美的,與其本末倒置去追求更好,還不如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做到少犯錯誤。于是,我想:做一個剛剛好的媽媽,也許意味著我不再為孩子也為自己設(shè)置更高的甚至無法達到的目標,而是盡我所能地提供孩子成長所必須的愛和支持,讓生命之花自然綻放。
對父母來說,任何的成功都不能彌補子女教育的失敗。
我們清楚,為人父母于家長而言是幸福的人生體驗,但我們都知道:要想成為真正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長的父母卻不是一件輕松而簡單的事情。在陪伴孩子成長的旅途中,光有強烈的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擁有帶領(lǐng)孩子積極成長的知識、技能與途徑。
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需要從今天起學習“如何成為智慧而高效的父母”。
' +''+ date_format(list.ctime, 'yyyy-MM-dd') +'' +''+ list.c_click +' 次播放' +'
' +'' +''+ date_format(list.ctime, 'yyyy-MM-dd') +'' +'
' +'' +''+ list.c_click +' 次收聽' +'
' +'' +''+ date_format(list.ctime, 'yyyy-MM-dd') +'' +'
' +'' +''+ list.c_click +' 次收聽' +'
' +'' +''+ date_format(list.ctime, 'yyyy-MM-dd') +'' +''+ list.c_click +' 次瀏覽' +'
' +'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什么是心理障礙
- 2 心理障礙能根除嗎
- 3 心理障礙的癥狀有什么
- 4 心理障礙的類型
- 5 心理障礙的預后如何
- 6 心理障礙有哪些表現(xiàn)
- 7 學生有哪些心理障礙
- 8 心理障礙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