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系統(tǒng)也有“皮膚病”
在男科門診,不少病人因陰莖刺癢、包皮龜頭潮紅,陰囊瘙癢,生殖器皰疹或生殖器發(fā)現丘疹來看病,這些情況大多是生殖系統(tǒng)的“皮膚病”而不是生殖系統(tǒng)本身的病變,下面做一簡要介紹。
一、生殖器皰疹
生殖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侵犯生殖器部位皮膚和黏膜引起的炎癥性、復發(fā)性的性傳播疾病。中醫(yī)認為是由毒邪夾濕熱由皮膚、黏膜破損處入侵而成。病人有非婚性接觸史、多性伴和不安全性接觸史。
典型的表現為生殖器部位的群簇性粟粒大水皰、糜爛、潰瘍、自覺灼痛,近衛(wèi)淋巴結腫大,診斷并不困難。但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相當多,應當認真詢問病史和細心觀察,有時可找到些線索。至于無癥狀的亞臨床感染者,只有依據特異的實驗檢查來確認。但目前臨床上尚缺少實用的檢測手段。
預防生殖器皰疹的傳播應從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三方面入手。由于本病很易復發(fā),反復發(fā)作常給患者帶來煩惱和焦慮,應耐心、細致地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鼓勵病人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二、淋病
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簡稱淋球菌)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感染的性傳播疾病。臨床上以尿道刺痛、尿道口排出膿性分泌物為特征。主要通過性交傳染,極少數也可通過污染的衣物等間接傳染。屬于中醫(yī)淋證、淋濁的范疇。潛伏期一般為2~10天,平均3~5天。本病的病原體為淋球菌,系革蘭氏陰性球菌,多寄生在淋病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統(tǒng)。
男性淋病,大多數癥狀和體征較明顯。
㈠急性淋病尿道口紅腫發(fā)癢及輕度刺痛,繼而有稀薄黏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適,24小時后癥狀加劇。排尿開始時尿道外口刺痛或灼熱痛,尿排盡后疼痛減輕,嚴重者龜頭觸到內褲時覺疼痛,行走時多取躬腰姿勢。尿道口溢膿,開始為漿液性分泌物,以后逐漸出現黃色黏稠的膿性分泌物,能自行流出,污染內褲,也有的于尿道口處膿液集聚成半球狀,特別是清晨起床后分泌物的量較多,有時膿痂堵住尿道外口,尿液呈乳白混濁樣,若有包皮過長,可引起包皮炎、包皮龜頭炎,嚴重時可并發(fā)包莖、尿道黏膜外翻、腹股溝淋巴結感染。部分病人可有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當病變上行蔓延至后尿道時,可出現終末血尿、血性精液、會陰部輕度墜脹等現象。全身癥狀一般較輕,個別可引起發(fā)熱(38℃左右)、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
㈡慢性淋病多由急性淋病治療不當,或在急性期嗜酒及與配偶性交等因素而轉為慢性。也有因患者體質虛弱或伴貧血、結核,病情一開始即呈慢性經過,慢性淋病患者表現為尿痛輕微,排尿時僅感尿道灼熱或輕度刺痛;常可見終末血尿。尿道外口不見排膿,擠壓陰莖根部或用手指壓迫會陰部,尿道外口僅見少量稀薄漿液性分泌物滲出。患者多有慢性腰痛,會陰部脹感,夜間遺精,精液帶血。淋病反復發(fā)作者,可出現尿道狹窄,少數可引起輸精管狹窄或梗塞,發(fā)生精液囊腫。
男性淋病可合并淋病性前列腺炎、附睪炎、精囊炎、膀胱炎、蜂窩織炎、海綿體炎等。
治療及預防方面:1.杜絕不潔性交;2.積極治療性伴侶;3.忌煙酒、辛辣刺激性食品;4.及時、足量、規(guī)則用藥。
三、陰癬
陰癬為發(fā)生于胯間及陰部相連的皺褶處,皮損呈圓形,或多環(huán)形,類似錢幣狀,為邊界清楚、中心消退、外周擴張的斑塊。四周可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及水皰、鱗屑、結痂等,向下可蔓延至陰囊,向后可至臀間溝,向上可至下腹部,瘙癢明顯。主要見于青壯年男性,多夏季發(fā)病。癬病為真菌性皮膚病,具有長期性、廣泛性、傳染性的特征。
治療上以外治為主,一般不需內治。預防調攝要注意個人、家庭及集體衛(wèi)生,加強公共場所的管理。對患者早發(fā)現,早治療。對患癬病的動物要及時處理,消滅傳染源。
四、風瘙癢
風瘙癢是指無原發(fā)性皮膚損害,而以瘙癢為主要癥狀的皮膚感覺異常性皮膚病。中醫(yī)文獻中又稱之為風癢、血風瘡、癢風、谷道癢、陰癢等。本病以自覺皮膚陣發(fā)性瘙癢,搔抓后常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和苔蘚樣變等繼發(fā)性皮損為臨床特征。臨床上可分為局限性和泛發(fā)性兩種。局限性者,以陰部、肛門周圍瘙癢最多;泛發(fā)性者,則多泛發(fā)全身。本病多見于老年及青壯年,好發(fā)于冬季,少數也可夏季發(fā)病。相當于西醫(yī)的皮膚瘙癢癥。
瘙癢為本病的主要癥狀,瘙癢為陣發(fā)性,白天輕,夜間重,亦因飲酒、情緒變化、受熱、搔抓、摩擦后發(fā)作或加重。無原發(fā)性皮損,由于連續(xù)反復搔抓,可引起抓痕、表皮剝脫和血痂,日久皮膚可出現肥厚、苔蘚樣變、色素沉著以及濕疹樣變?;颊叱R蝠W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白天精神不振,甚至影響食欲。
發(fā)生在秋末及冬季,因氣溫驟冷所誘發(fā)者,稱冬季風瘙癢,一般春暖可愈;發(fā)于夏季,由溫熱所誘發(fā)者,稱夏季風瘙癢,入冬則輕。
預防與調攝:
1.忌食辛辣、魚腥發(fā)物,忌飲酒,多食蔬菜、水果。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搔抓、摩擦或熱水燙洗,忌用堿性強的肥皂洗澡。
3.內衣要柔軟寬松,宜穿棉織品,不宜穿毛織品。
五、扁平苔蘚
扁平苔蘚是一種具有特征性的紫紅色扁平丘疹、斑丘疹。扁平苔蘚實際上不是癬,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表淺性、慢性炎癥性疾病,好發(fā)于口腔黏膜,也可發(fā)生在皮膚、生殖器、指甲或趾甲。
本病多見于青年及成人,男女性別無明顯差異,可發(fā)于全身任何部位,生殖器以龜頭、包皮、陰唇為主。病程慢性,持續(xù)多年不愈,愈后常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依據病損形態(tài)和嚴重程度的不同,可分為三型。網狀型:表現輕微,僅有角化病損;萎縮型:條紋間黏膜充血、紅腫;浸潤型:有的病損區(qū)黏膜粗糙、增厚,典型表現為病損區(qū)出現表淺性糜爛或潰瘍、出血,疼痛明顯。
預防與調攝:
1.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可使癥情緩解和不復發(fā)。
2.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密切和醫(yī)生配合,有利于疾病的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