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外部熏洗治療濕疹療效好
濕疹病因系內(nèi)濕和外濕兩邪合而之為患,中醫(yī)稱濕疹為濕瘡、浸淫瘡,并對不同部位的濕疹進行了形象的闡述,如對耳部的濕疹稱為旋耳瘡、陰囊濕疹稱為繡球風(fēng)、手部濕疹稱為鵝掌風(fēng)。
1、用生山香750克、銀花60克、蒲公英60克、九里明60克、黃柏20克、五倍子6克、白鞏3克、蛇床子20克、蒼耳子20克、川椒5克、孩兒茶15克、荊芥20克,水煎湯,每天先熏后洗2-3次,連續(xù)熏洗至病愈。
2、用白鮮皮30克、苦參30克、土茯苓30克、紫草10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30克、赤芍12克、連翹30克、金銀花30克、荊芥10克、防風(fēng)10克、蟬蛻6克、甘草10克,紗布包好,水煮沸15-20分鐘,將藥湯倒于盆中,先熏后洗患處,每天2次。每天1劑,3劑為1療程。若局部紅腫,選加板藍根、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滲水成瘡,選加黃芩、黃柏、梔子;結(jié)痂干燥并奇癢,選加地龍、烏蛇、白花蛇;慢性經(jīng)久不愈,加大黃;病變在上半身,加野菊花、夏枯草;病變在下半身,加黃柏、白花蛇舌草。
3、用五倍子30克、蛇床子30克、紫草15克、土槿皮20克、白鮮皮20克、石榴皮15克、生黃柏30克、赤石脂20克、苦參30克,裝于紗布袋中,水煎湯,先熏后洗肛門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鐘。本法用于肛門濕疹,熏洗至痊愈。